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传统,探索实践“党建+”融合模式,进一步激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主题教育不断走深走实,6月4日至7日,钢琴系党总支一行8人赴北京开展“追寻红色足迹 激发内生动力”堡垒巩固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冯志莲、院长助理付晓东对本次活动给予大力支持与关怀。
感悟思想伟力 缅怀革命先驱
6月4日下午,师生党员走进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的李大钊故居,参观专题展览《播火者——李大钊革命思想与实践专题展》,聆听前辈故事,感受先烈风骨。李大钊及家人在此居住近四年,这是他在故乡之外与家人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处居所。这里见证了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工人运动、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等一系列最具代表性的革命实践活动。
参观中,大家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看,不时在烈士遗物前凝望,深刻感悟李大钊同志“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辉煌革命历程,感受他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和心系民众的崇高风范。
赓续红色血脉 汲取奋进力量
6月5日,师生党员前往位于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庙上村的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怀柔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参观学习。在纪念馆,大家认真参观了“点播火种”、“庙上星火”、“烽火怀柔”、“革命英烈”等八部分内容,通过160多张记录庙上村革命史的照片和资料,回顾了那段峥嵘岁月。随后,观看怀柔第一党支部革命历史的视频短片,直观感受到了怀柔第一支部的革命历史过程,先烈的英勇事迹让全体同志肃然起敬。
红色历史铭记在心,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在纪念馆外广场上,在党总支副书记辛德万带领下,全体党员右手握拳,高举过肩,在鲜红的党旗面前,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以此表达对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们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6月6日,师生党员前往中国人民大学旧址参观,这里曾发生过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今昔对比,如今的祥和与昔日的沧桑交织,令人感慨。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1907年建成的巴洛克式建筑的灰色主楼,古老的建筑透露出一种沧桑之感,一行人放缓脚步,在古朴的校区中感受中国人民大学厚重的历史风貌及培育出万千栋梁的教育精神。睹物怀古,大家不禁感叹,是先辈们英勇无畏的奉献精神才换来了今天幸福安宁的美好生活。
聚焦高质量发展 形成协同效应
6月6日,一行人受邀来到中国音乐学院,参观国音堂、图书馆、中国乐派场馆,并就“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与图书馆相关人员进行座谈交流。
随后,大家来到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参加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全国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音乐教育专业建设论坛,观摩了钢琴专业主课教学展示,聆听了来自全国11大专业音乐院校专家学者对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构建的真知灼见,进一步拓宽了工作思路,强化了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明晰了钢琴和手风琴演奏专业的建设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
6月5日晚,一行人在国家大剧院欣赏了由中国音乐学院举办的国音之声——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全国研讨会开幕式音乐会,中国乐派交响乐团、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合唱团、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及中国音乐学院优秀师生演绎《黄河大合唱》等经典作品,精彩呈现了一场集学术性、艺术性和示范性为一体的教学成果展示音乐会。
一处红色旧址,就是一部奋斗史诗;一次参观学习,就是一次精神洗礼。广大党员通过本次活动,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锤炼,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激发爱国爱党的热情。大家纷纷表示,将不忘初心、践行使命,在党旗的引领下勇毅前行,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攻坚突破三年行动作出应有贡献。
文/赵茜
图/钢琴系
编辑排版/邓一帆
初审初校/赵茜
复审复校/辛德万
终审终校/程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