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艺术实践周的第三场公开课由旅美钢琴家刘英楠主讲,钢琴系副主任崔秀峰主持。刘英楠老师曾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并获得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硕士学位。
公开课上,由2020级学生杨司辰演奏勃拉姆斯间奏曲Op.118-2。刘英楠老师重点讲解了勃拉姆斯晚期的创作思想和情感,其音乐语汇具有“不确定性”的思考、对自我的反问,饱含了作曲家内心的压抑与懊悔,这对整体音乐结构及每次旋律动机的细微变化产生了影响。旋律线条的纠结与拉扯感、高潮部分克制的释放,符合勃拉姆斯特有的含蓄的激情。并指出勃拉姆斯的作品充满丰富的和声结构,所以演奏中应当注意将相对重复的旋律线条通过和声的色彩变化产生区别;用左手低声部的铺垫爬升,丰富旋律的层次。
刘英楠老师通过挖掘音符背后的故事、作曲家的内心世界来解析曲目,讲解与演奏相结合,启发了同学们对于勃拉姆斯作品的认识与思考,公开课在大家意犹未尽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钢琴系众位教师与参与公开课的学生合影留念
本次艺术实践周的三场公开课,使同学们了解了三位作曲家的不同风格及各种不同的演奏技巧,提高了艺术审美。这将对同学们今后的专业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文字| 刘宁宁
图片| 佟东儒
责编| 刘欣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