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系举办许学东、于海英师生音乐会

《b小调幻想曲—献给肖邦》演奏:许学东 摄影:韩鹏

《情思》演奏:于海英 伴奏:民乐系小乐队 摄影:韩鹏

《秋》演奏:王娟 摄影:韩鹏

《冬猎》演奏:何天驰、黄煌、管凡妮、刘文益、张敉雪 摄影:韩鹏

      6月8日,由民乐系主办的许学东、于海英师生扬琴音乐会在第二教学楼多功能厅举行。副院长张伯威、民乐系主任刘刚、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张庆玫、图书馆党支部书记刘寒力,同来自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生和扬琴爱好者一起观看了音乐会。音乐会由院长刘辉担任策划,刘刚担任音乐总监。

      音乐会虽然是在周末举行,但现场依然是座无虚席。一首流畅、欢快的重奏曲《冬猎》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乐曲由民乐系教师王云飞改编,于海英学生何天驰、黄煌、管凡妮、刘文益、张敉雪演奏,他们娴熟的演奏技巧,张弛有度的节奏把握、默契的配合,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于海英学生曾程威与王璇分别演奏了独奏曲《拉萨行》和《春》。《拉萨行》浓郁的藏族风情结合曾程威富有张力、充满活力的演奏,为人们展现了一幅充满西藏风情画卷。《春》是近年来声名鹊起的一首具有探索性质的作品,由一架钢琴和一把小提琴伴奏,技术难度大,意韵清新。王璇的演奏落落大方,音乐表现精准、成熟,行云流水般的琴声、流畅舒展的韵律,春风扑面之感徐徐而来。

      之后,许学东学生李哲和谢威威先后演奏了独奏曲《狂想曲》和《云端》,王娟演奏了《秋》和《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除最后一首《阳光》外,三首乐曲均是近年来涌现出的优秀现代风格扬琴作品,技术难度大,音乐语言丰富、多元。学生们的演奏均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复杂的节奏和对位、幻化的音乐韵律,均演奏得流畅、自然、成熟。《阳光》曾经一度是扬琴演奏技术的试金石,王娟轻舞琴竹,信守弹来,优美的旋律、灵动的技巧,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著名扬琴演奏家、教育家,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于海英教授的出场,引起了观众热烈的掌声,现场气氛再度高涨。在孙鹏指挥的小乐队的伴奏下,于海英先为大家演奏了一首自己创作的《情思》。琴声细语,元宵夜,灯影处,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袅袅袭上心头,忆往昔美好时光,不禁思绪万千、愁肠百转,犹记得分别时,背影渐行渐远,心却越来越重。曲终琴静,人们才发现完全沉浸在了于海英用扬琴描绘的意境当中,仔细回味,精妙的复调、细密深情的大段落线性轮音,虚实相容、粗细结合的音乐语汇,都彰显出她的创作和演奏均已渐入佳境。接下来的第二首作品是许学东创作的《瑶山夜话》,于海英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许学东的敬意和不辞辛苦来沈传艺、献艺的感谢。她的演奏沉稳大气,意境深远,人们再次被深深打动。

      远道而来的著名扬琴演奏家、教育家,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扬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许学东担任最后压轴。他为大家带来了两首自己的经典作品:《秋·梦·藕》和《b小调幻想曲——献给肖邦》。《秋·梦·藕》大胆运用扬琴并不擅长的长呼吸乐句,表现依依不舍的情思和连绵不断的愁绪。徐学东台风沉稳儒雅,举手投足间尽是大家风范,用过硬的长轮功力和高超的音乐掌控能力,揭示出乐曲深刻的内涵。他的演奏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真正做到了松、通、空,气韵贯通超然,行至深处,物我两忘。《b小调幻想曲》模仿肖邦钢琴曲风格创作,许学东用中国单薄的扬琴和琴键弹奏出了接近匈牙利大扬琴的效果,不仅令人暗自称奇。

      音乐会后,有位观众说道,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汇报演出,这是辽宁扬琴人的一道视听盛宴。

                                                                                                   (民乐系 战威)